自殺預防提示
自殺是可以預防的。通過傾聽、交談和行動,您亦可以挽救生命。自殺很少在毫無警告的情況下發生。認識這些警號,以及如何在自己或朋友身上看到任何徵兆時出作反應,是很重要的。
引起自殺念頭的原因/風險因素
任何人都可能因為不同的原因而出現自殺念頭。以下可能是一些原因:
- 感到沮喪、被困、無法擺脫困境
- 因低自尊而感到困擾
- 感覺孤立無援,好像沒有人真正理解或關心自己
- 感受到來自家人、朋友、社會、自己和未來的壓力
- 受慢性併發症或疼痛、藥物濫用問題等困擾
- 經歷創傷性事件(例如:喪親、身體或性虐待、家庭暴力、分手)或長期的負面事件(例如:在學校被欺凌、留班)
- 遇到經濟困難
點擊下列步驟了解更多!
某人行為或性格的變化可能是有自殺念頭的跡象。這些可能包括:
- 變得焦慮、不安、易怒或激動
- 安靜及疏遠,避免與人接觸,逃課,無法集中注意力或思考
- 改變睡眠模式或情緒波動
- 外觀變化(例如:不太注重外觀和衛生)
- 對自己作出負面評論
- 抑鬱的跡象(例如:情緒低落、精力不足、缺乏動力)
- 自殘行為
- 如何觀察?
- 意外割傷和瘀傷 - 通常在手腕、手臂或大腿上
- 即使在炎熱的天氣裡,完全遮蓋住自己
- 拔掉自己的頭髮
- 如何觀察?
以下情況可能表明他們正在考慮嘗試自殺或已經有計劃:
- 自殺筆記和計劃(包括網上帖文)
- 做出最後的安排(例如:安排葬禮、寫遺囑、贈送珍貴的財產)
- 曾企圖自殺
- 自發的表達愛意(例如突然說「我愛你」),說再見或遺言,就好像將要離開一樣
你可能會聽到的事情:
- 「沒有我,世界會更美好」
- 「如果一切都結束會更容易」
- 「我希望我能睡著,再也不會醒來」
- 「我希望我被車撞倒」
- 「我是個負擔/失敗者」,「反正沒人會想念我。」
- 「我已經沒有希望了」
- 「我厭倦了再活一天」
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一般不太願意直接尋求幫助;但是,家長、學校職員和朋輩可以識別警號,並立即採取行動,確保青少年的安全。
- 在談話中保持冷靜
- 直接詢問青少年他或她是否正在考慮自殺(例如:「你在想自殺嗎?」)
- 以非批判的態度傾聽他們的感受,不要作出評論。向他們保證只要有人幫助,他們不會永遠感受到這狀態
- 如果您覺得青少年或您的朋輩有自殺意圖,不要讓他們獨自一人,你應該持續觀察情況,並尋求成年人、學校社工甚至警察的協助
提醒:任何人都不應該同意對青少年的自殺念頭保密,而應該告訴適當的監護人,例如父母、老師或學校社工/顧問。家長應盡快向學校或社區心理健康資源尋求幫助。學校職員應將學生帶到學校僱用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士或管理人員。
保護因素
保護因素的存在可以降低自殺意念和行為的潛在風險。這些包括:
- 強大的社會支援網絡,包括朋友、家人和社區
- 一個能促進健康生活和正常化精神健康對話的的環境和空間
- 健康的應對行為,例如有規律的行事曆、寫日記、在其他人有需要時伸出援手、建立健康的界限;其他生活技能,例如解決問題的技能、時間管理、解決衝突的技能
- 為您的同齡人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讓他們做自己
- 不要害怕與你的朋友交談
- 傾聽他們的感受,讓他們知道你是為他們而來的
- 告訴一個值得信賴的成年人。不要承諾你會對他們的想法保密,但不要背著他們告訴別人。讓他們知道您會告訴可信賴的成年人,因為您擔心他們的安全,而該成年人可以提供進一步的支援
- 了解學校可用的資源。例如知道誰是學校社工/輔導員,你可以撥打哪些熱線電話
持續傾聽並認真對待他們
- 如果有人確實告訴您他們有自殺念頭,請務必認真對待。嘗試耐心聆聽,不要分心
- 你不是為他們解決問題並找到當中方案,只是鼓勵他們談論他們的感受
安排再次與他們交談
- 安排在特定時間再次與他們交談。表示您一直的支持,並使他們感到受到重視。
簡單的姿態也有作用
- 建議和他們一起做點什麼,比如散步、去咖啡館、和他們一起玩電子遊戲
- 和他們一起靜靜地坐著
- 給他們一個擁抱或拍拍他們的背
常見問題
作為父母或老師,我如何與我的孩子或學生談論自殺念頭?
與您的孩子/學生談論自殺可能會令人恐懼和感到很困難,您可能擔心說錯話或使情況變得更糟,有這些擔憂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請緊記:給您的孩子空間來分享他們的感受和他們正在努力的事情會對事情有所幫助。
為他們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並讓他們知道他們有可以求助的人,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有自殺念頭的人通常會在這個世界上感到孤獨。談論自殺念頭不會增加他們採取行動或將想法放在腦海中的風險。
如果您懷疑您的孩子/學生有自殺念頭,請直接使用「自殺」等明確的詞語詢問他們,而不是使用「有傷害自己的念頭」或「有陰暗的念頭」等模棱兩可的詞語。
- 「有時當人們正經歷與你現在同樣的感覺,也會想到自殺,這是你在想的事情嗎?」
直接讓您的孩子/學生知道可以談論它,他們應該找人談論它,並且您是一個可以與之交談的人。以下是您可以使用的一些對話開始:
- 「我最近注意到了……」
- 「我想知道你最近是不是有什麼事情困擾著你。」
- 「是什麼讓你有這樣的想法?」
參考資料:
© 2015,美國學校心理學學會
(https://www.mentalhealth.org.uk/our-work/public-engagement/suicide-prev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