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青年精神健康第一步
老師和家長如何攜手締造讓青年茁壯成長的校園
自殺是全球年青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個年齡層的人大部份時間都在校園渡過,更加突顯了在此階段倡提和提高預防自殺意識的重要性。學業、社會和朋輩造成的壓力等都會增加青年面臨自殺的風險,日常生活中無法割裂的社交媒體亦往往會渲染和加劇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面對的壓力。
作為教師,如果學生遇到困難,我們可以主動伸出緩手,例如透過電郵或面對面傾談表達對他們的鼓勵和關心。除此之外,亦可以在課堂中安排特別 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多有關如何面對和處理精神健康困擾的資訊。透過這些課堂,學生可以學到如何在學校營造友善、不批判的氛圍,普及有關精神健康和自殺等話題。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意識到家人對年青人的鼓勵和為他們提供一個可以放鬆些環境非常重要,可以幫助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找到健康的平衡,緩解日常生活中的壓力。
透過傳達以下資訊,能夠有助大家識別和幫助受精神健康困擾或有自殺風險的學生:
- 搜集和公佈校區或附近地區的自殺數據;
- 普及可能增加青年企圖自殺風險的因素,例如曾經有家人自殺身亡或家族成員有精神健康或情緒困擾的歷史等
- 青年需要立刻援助的警號或徵狀,例如突然開始公開或頻繁地談及自殺或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
除此之外,教職員亦需要了解如何充分評估、轉介和跟進被確定為有自殺風險學生的情況,以確保年青人能夠為自己建立穩定的支援網絡,並在需要時可以得到及時的治療和介入。
溝通和聯繫是推動學生主動求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學生能夠在校園中與其他同學和老師建立互相信賴、互相支持的穩固聯繫,對學校和群體有歸屬感,有正確的價值觀,就可以更有效地預防他們產生自殺的念頭和傾向。
文章英文原文由 #一個都嫌多2023 義工 Lucy Skrine 撰寫,並經啟勵同事編輯發佈。
*世界衛生組織 - 自殺。於2023年9月10日瀏覽。
想知道更多?
訂閱啟勵通訊,了解本會最新的發展資訊和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