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分享:女兒的感恩
早些年,我曾經需要停下腳步,治愈自己;如今的我,焦慮症和抑鬱症基本上都已經痊愈。荊棘滿途,我想感謝我的父母,一直扶持我,走過這艱難的日子。
我覺得香港人大多數都無法理解,一對父母要照顧精神健康出現問題的孩子,當中所需要的付出不下於照顧身患重症的兒童。能夠不顧自身,不分晝夜的呵護,是最後一道防線,無可替代;這種守護是孩子的生命之線,是他們茫茫大海中的唯一磐石。
與任何生理病症一樣,精神健康復原的旅途亦長路漫漫,迂迴曲折,掙扎一輪之後可能又會回到原點,對身心的負荷,一般人的確難以想象。
我的漫長旅程從初中開始,但我到最近才幡然醒悟,在這段路上一直默默付出,唯一從頭到尾都陪伴著我的人, 是我媽媽。每次見醫生、每次服藥、每次出現副作用,在我嚴重失眠時陪我通宵達旦的人都是我媽媽。世上沒有比她更堅強的人。我今時今日所獲得的所有成就,其實也是我媽媽的成就。
我也有一位「超人爸爸」。當我憤然奪門而出,他會追上我,帶我回家。我避開所有人的時候,他會寫千字文,提醒我,他愛我。到晚上,他會給我放音樂、講故事,哄我入睡。照顧我們整個家的擔子很重,但在照顧我這重責任上他從未退縮。當我放任自己碎成一片一片,是他耐心拼湊,告訴我,我值得擁有這世界的美好。
我對父母有無盡的愛、佩服和感恩,但與此共生亦都有自責和內疚。我怨自己的「不正常」,讓他們肩負巨額診療費用;我恨自己的世界出現問題,但被困的卻是他們。
我希望所有父母都知道,患病的孩子其實可能會一直擔負這種自責和內疚。我們其實都知道父母的付出,我們知道過程有多麼痛苦。如果可以,我們都想要快樂無憂的童年,幫爸爸媽媽卸下要照顧我們的重擔。
現在談及這層自責和內疚,對我來說仍然是痛徹心扉的體會,但我亦知道愛可以帶來力量。在最黑暗、最孤獨、最絕望無助的時候,愛是一點光,是將我從深淵拉回來的星光。所以從今往後每一日,我都會選擇用愛回應爸爸媽媽,用愛銘記他們的付出和犧牲。